青青子衿 呦呦鹿鸣

其实我想说,我想看800集日常。

下午的时候,在二刷知青,看到28集的开头,赵曙光跟冯晓兰说:“当我们学会原谅父辈的弱点,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成熟长大了。”


好感慨。


《知青》最早是前年春节,母上大人来广州过冬的时候,在家里看的。她说她对这部戏有感情。我理解她曾经经历过的岁月,陪着匆匆扫过几眼,知道这戏拍的扎实,也明白她看这部戏的时候,就像是在面对自己的回忆。

只是那时候我在忙着整理游记,忙于感受另一片土地给我带来的感触。断断续续看剧不是我喜欢的路数,我是那种看剧必然连喝水都要暂停的强迫症患者,不愿意这样对待“有感情”的戏。


去年春节的电视剧时间(母女沟通感情的时光)是奉献给了《四十九日祭》《红高粱》和《老农民》的,当《老农民》的故事进行到60年代以后,母上大人再一次断断续续的跟我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,讲她的父辈和祖辈的故事,讲她下放生产队里的故事。那段记忆於她而言那样深刻,辛劳却温暖。


今年的电视剧时间,则是毫无悬念的给了《伪装者》《琅琊榜》。

母上大人是个票友,不在广州的9个月里,泡在票房和老年民乐团里,只有在我这里的三个月,她能好好地跟上小银幕的节奏。跟我一起四刷,她居然没有向我弟一样吐槽我动不动就暂停的强迫症,虽然她年纪大了,对剧情和台词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,常常是看过后面的忘了前面的,可是我讲给她听那些埋在剧情里的暗线和伏笔,她也没有不耐烦。

我知道她是在迁就我的强迫症,不愿意打断我的欣赏,也是因为剧情扎实,她愿意听我说。尽管她还是会嫌我啰嗦,想快点知道后面的结局,但只要小小剧透就能满足她。

反倒是来打工的表弟时时吐槽我都第四遍了还扣那么细,时不时就缩回电脑前继续打他的游戏。

哈,我表弟不懂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情。


然后,就又把知青翻出来了。

这一次,母上大人依旧耐心的陪着我看,我则是认真的听她一边讲剧情里的故事背景,一边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。

从兵团抢麦收到陕北窑洞里放煤油灯的窗台,从山东屯支书剥玉米粒的小动作,到陕北剧情里石磨的推杆位置为什么那么低。从吐槽抢救冻伤应该先用雪搓热身体,到吐槽蒋欣的揉面技术一看就是生手(不过她说起码这个镜头是蒋欣亲自上阵,值得肯定,哈。)

她见过农民们小心侍弄庄稼,沤好的有机肥都是细细拿铲子埋在田垄边上。才不是像某些戏里一瓢一瓢往地里泼。那是要入口的东西,怎么能沾上那些腌臜物。她甚至亲眼见过有人用钐刀抓鱼砍了自己半个肩膀,有人用镰刀割豆子割了自己小指。


还有《知青》里没讲过的故事。

她有一次从城里带了一斤芦苇叶和两斤咸肉,回到生产队的知青点包粽子,勾得全村人都围在屋外看西洋镜。那是村里人第一次吃咸粽子,被一群大小伙子抢的精光。然后放牛的孩子把他们知青带到河边,打了整整一筐芦苇。第二天知青放假一天,给全村人包粽子,她挨个教会怎么包。

她有一年麦子抢收时候打摆子,拖拉机站没人替换,她硬着头皮顶上,照样日夜开。终于,收割机挂断了田边的电线杆子,可村里的人没怪她还给她下绿豆面条。

她从城里带了木盆去洗脚,后来借住的那户人家拿去有样学样,结果把脚气传染给她了。后来她教会他们毛巾分开用,木盆要晒干。再然后木盆晒裂了,却买不起新的。

她见过村里人用不起手纸,用秫秸杆和麦秆解决。

她见过做妈妈的用不起尿布,只好炒过的沙土填进裤衩里充当“尿不湿”,婴儿穿着连如厕都省了。就这样还是硬邦邦臭烘烘一穿好几天才换,因为舍不得灶火。孩子要穿到一岁多两岁才摆脱这种的“土裤子”。


母上大人说,她下放的时候,兵团已经满建制不招人了,不然我也是军属。


母上大人说,她下放的时候,兵团已经满建制不招人了,不然我也是军属。



她说《知青》拍的那么真实,你真应该好好看看,你的父辈们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。不管那时候的他们干过多么幼稚的混蛋的不可理喻的事情,但是那就是真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。不管那时候人怎样艰难,但是生活里的感情就是那么真挚。

“那时候的我们就是那样过日子,就是那样谈恋爱。”


今天看到赵曙光说这句话,突然就想起母上大人的话。

我总觉得母上大人跟不上现代社会年轻一辈的思维和视角,就像我常常说我跟我的表亲弟弟妹妹们之间有代沟一样。可是,每个人所处的社会时代都有弱点,他们那一辈谨小慎微,我们这一辈何尝不是我行我素。


又想起我跟母上看伪装者和琅琊榜,我跟母上说,比我更年轻的90后00后们,最爱看的是明家日常,是苏宅日常。

母上大人说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:“那是因为你们这一辈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父母早出晚归,邻里之间互不认识,你们的生活成长经历太孤单。现在的城里人亲戚朋友之间还有多少常走动的?你们呐,其实是羡慕这样的亲情,羡慕这样的日常。”

为什么我们不对别的日常感兴趣?

“你们个个都是看着金庸古龙长大的,个个心里都有英雄梦救世情怀,这两部剧都是英雄,都是亲情厚重,当然你们喜欢。你看就算老皇帝,也是疼爱自己孩子的,他最后还不是为了亲情一跪。出生于悲剧的英雄,身边缺不缺亲情有爱,这是现代普通家庭最缺的,想想你们这一辈即使做了父母,回到家也依然是自己一家几口人,个个生活圈子都是越过越小。”


醍醐灌顶。

母亲说的话,我早有感觉,却从来不曾这样透彻的总结过。

她说的每一句都是道理,都是根源。


山影团队不知是有意还是有要求,在正剧里严谨,在正剧里温情。

曾经在候大大的一篇采访稿中看到他说过,没想到观众对日常剧情这样的喜爱。


或许真的因为我们的生活里,核心圈子其实是孤独的。

我们这一辈人背井离乡异地打拼,离自己的亲戚关系遥远,除了春节和婚丧嫁娶已经少有面对面的联络。就连同学之间也是如此。

远亲不如近邻。可我们大多数邻里关系冷淡,不管是因为防备心或是因为早出晚归的时间对不上,我和我的邻居已经沦落到进了电梯也只是眼熟。

同事?朋友?一半合作一半防备,有几个人能真正走进自己的圈子?

所以二次元越来越繁荣,或许是因为三次元的欠缺逼得我们转向二次元自己弥补吧。


艺术总是来源于真实又高于真实的,影视剧关注着主旋律同时,总能在不经意中牵引观众的思维模式。这就是文化宣传的精神力量吧。

那些真正讨论婆媳邻里关系的“大妈剧”们没能博得我们这个年龄段的青眼,反倒是新的电视剧题材里,带动了我们隐晦的渴望。

不是要传播正能量吗?对日常的描绘,也是潜移默化,为人处世的那些细小的道义,会在“日常”桥段里沁人心脾。


就像春梅撞见曙光吻了晓兰时候说的:你跟曙光哥都是我喜欢的人,你俩亲嘴,我看了觉得很美,觉得特开心。我不是什么有坏心眼的女子,我就是喜欢看美的,叫人心里开心的事儿。



80后、90后、00后,也许其中很多人在成长环节里少有这些克己复礼的教化,一方面是因为经历了动荡年代的父母在这方面有断层,很多“规矩”我们自己的父母都是缺失的;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成长年代的时候,父辈们忙于物质条件的建设,对这方面的教化缺乏精力更缺乏主动意识。

我自己家的几个叔伯阿姨的孩子,就是活生生的反面例子。

大道理都懂,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。

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,同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做合适什么时候做不合适,人情世故的老规矩,分不清楚。



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走出国门游玩时,被诟病的原因之一。

传说中的礼仪之邦呢?

不知道现在通过影视剧潜移默化,还能不能“亡羊补牢”。



其实我并不知道这篇东西写出来是要给谁看,但是总觉得不吐不快。年轻观众们或许看剧口味飘忽难以捉摸,但对日常的渴求,的确是标准之一,那些被称为“雷剧”的,恐怕不仅是因为逻辑缺失,也有部分原因是少了“日常”烘托,让观众觉得“神化”吧。


其实我想说,我想看800集日常。

评论(5)
热度(8)

© 关公面前舞大刀 | Powered by LOFTER